Search

前幾個月,接到一個「一起吃晚餐吧」的邀約,主題以《卸殼》為出發點,但更多的是希望我聊聊作為一個女兒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前幾個月,接到一個「一起吃晚餐吧」的邀約,主題以《卸殼》為出發點,但更多的是希望我聊聊作為一個女兒、怎麼看待母親選擇以自己的方式結束生命。我當時只心想,這不難。
 
從今年三月初書甫出版、便接受訪問以及在發表會上談論自己,一開始我都還是看似雲淡風輕地帶過這些事情,彷彿書出版後、寫出來後就「好」了。但其實並沒有,尤其因著疫情回來台灣,又重新整理在台灣的生活、餘下的物品。我發覺自己依舊想念家,卻也回不去原本的家,是一種深深的無助與絕望。
 
就跟吃這頓飯一樣,採訪的編輯Barbra說我可以找自己喜歡吃的店,但我思考了許久,還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些什麼、想吃些什麼,最想吃的、家裡日常的菜也早就吃不到了,這一切已然全無意義。那一瞬間我才真的感覺到,其實自己一點都不好,只是,當一承認自己其實還沒好、不用假裝自己很好,我卻感覺自在許多了。
 
十週年的紀念專刊,紀錄下了像是憂鬱症、自殺者遺族的聲音,Mental Illness的議題一點都不遙遠,讓這些聲音能夠發出來、被聽到,真的是件很重要的事。
 
感謝A Day Magazine 時尚生活雜誌。(可以跟謝盈萱在同一本時尚誌裡面已經是令人感動的極致了)
 
 
--
關於這本紙本刊物這邊走:https://adaymag.co/3cOnCCR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寫字維生。 連絡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 網站:https://peichinchiang.com/
View all posts